“2021年上半年,上海市全市投放新能源汽车12万辆,目前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已经突破54万辆。”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副处长 王大军于日前开幕的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中透露,“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量还将翻一番。”
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重提,中国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基于双碳目标,中国汽车产业又进一步提出要在2028年左右提前达峰。
聚焦上海,当前已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按照2025年前提前碳达峰的目标,制定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这其中,王大军副处长指出,“交通碳排放占本市的碳排放总量的近30%,是本次碳达峰的最关键领域和挑战最大的领域之一。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持续提升交通能耗的电力占比,是推进交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路径。”
为此,今年上半年间,上海市印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明确到2025年,本市公共领域的车辆将率先实现全面电动化,私人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新能化、电动化程度将快速提升。
但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对充电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上海依托联联充电的平台,我们率先实现了对专用桩和公用桩的统一查询、一网支付,有效解决了找桩难的问题、充电难的问题。”王大军副处长介绍。
今年,市交通委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进一步提升充换电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落实本市新增充电设施智能化技术要求》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从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居民小区充电桩的智能化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要求、强化监管,努力打造社区充电服务网和公共充电网,以及在特定领域的换电服务网,提高充电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行业的有序发展。
【以上内容转自“盖世汽车”,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盖世汽车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