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雷看来,比亚迪销量狂飙的转折点是比亚迪秦PLUS DM-i的出现,这辆曾经起售价在11-15万的A级车,凭借令人惊叹的能耗表现,一下子成为了大多数家庭入门购车的首选。
可以说,不俗的整车实力(包括驾驶体验、空间表现和油耗水准)和诱人的售价是其全部的竞争力所在,尤其是油耗(百公里约为3.4L)和价格是其绝对长板,以至于让产品本身的短板显得不那么明显。
那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如果比亚迪秦PLUS DM-i官方降价或者有大额优惠,其销量会不会更上一层楼?这放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因为秦PLUS DM-i作为热销车型只有“供不应求”和“排队等车”,厂商根本没有降价促销的原动力,优惠也几乎没有。
但是,随着秦PLUS DM-i进行改款,推出了所谓的“冠军版”,真就应了我们的猜想:冠军版秦PLUS DM-i在配置小升级的情况下将起售价拉低至9.98万元,引来了消费者舆论的狂欢。另外,比亚迪官方也给出了一些订单数据,表示仅上市7天就收获了3.2万余订单,令人瞠目结舌。
回顾过去两年,比亚迪秦PLUS DM-i的累计销量超过了50万台,除了2021年H1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月销量不足1万台,后面其余每月交付量均在2万台左右,高峰时一度接近3万台。
可以见到,比亚迪秦PLUS DM-i既是A级新能源车中的销量冠军,放到整个汽车市场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热销车型。如今祭出最具杀伤力的“降价”大招,比亚迪自然是希望靠秦PLUS DM-i夯实其新能源入门市场的根基,只不过在狂欢背后我们也应该冷静一下,重新审核比亚迪的这一决策。
毫无疑问,已经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秦PLUS DM-i推出“冠军版”,在降价后竞争力更进一步,在10万元这个关键价位上,已经做到了“独孤求败”的地步。
其实无论是合资还是国产品牌,都有一些主流车型的入门款做到了10万元以下的价格,比如宝来/朗逸、长安逸动、吉利帝豪和轩逸经典等等,当中不乏曾经的销量冠军。
但是我们横向对比一下,比亚迪秦PLUS DM-i 冠军版在油耗、配置和价格三个维度上几乎做到了完美统一,比它便宜的车配置差太多,和他一样配置的价格又做不到这么低,再加上混合动力车型自带的低油耗优势,让同价位A级车全无招架之力。
正因为如此,随着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声音,表示往后10万元级合资品牌燃油车可就“没有活路”了。虽说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大成分,但不难看出普通消费者的确对比亚迪秦PLUS DM-i 冠军版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真正地成为搅动市场的大鲶鱼,激起厂商之间的互相竞争。
不过据小雷观察,似乎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暗流涌动,不是说“比亚迪秦PLUS DM-i 冠军版推动了汽车市场价格大战”,而是“比亚迪秦PLUS DM-i推出冠军版本就是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其中一部分”,各家车企的价格大战将不可避免地一触即发。
最直接的信号是,2月17日传来消息,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有意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只要目标客户承诺未来三年采购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占比不低于80%,50%电池的碳酸锂价格就会以20万/吨结算。
简单来说,作为动力电池巨头的“宁王”率先掀起价格战,不管如何都会对整个动力电池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冲击,2023年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已经成为既定趋势,同时对新能源车来说,动力电池又是成本占比非常高的核心部分。
除了供应链端,我们还不能忽视一个重视的市场现象:2023年1月,特斯拉无征兆地宣布大降价,其中主流走量车型Model 3降价后售价为23万,创下历史新低。
作为新能源车的巨头之一,外界认为特斯拉率先降价是因为手里的订单数量不甚乐观,而降价又是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订单的最佳手段;另一方面,客观上随着各大超级工厂产能的爬坡完成,特斯拉整车制造的成本继续摊薄,留给现有车型的降价空间依旧充足。
不管如何,特斯拉的降价行为可谓是引发了行业的蝴蝶效应,让其他车企被动地参与到这场降价大战之中。最后,厂商愿意降价的第三个原因自然是市场大环境,眼看中国市场疫情管控政策松动,2023年被视为疫情时代经济有望快速复苏的一年,虽然新能源补贴政策有一些调整,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依然有可能达到三年来的新高。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的出现(其实就是变相降价)既是主动出击,也是被动迎战,是比亚迪在2023年为了巩固已有市场、进一步向年度目标冲刺所部署的关键一步。
据互联网消息,2月8日的比亚迪某内部会议透露,目前比亚迪车型销量主要靠“两端产品”在支撑,按照个人理解应该是指主打入门低端的秦PLUS、宋Pro系列和主打高端的汉、唐系列。
个人预计,未来比亚迪大多数的车型都会紧随市场动态作出对应操作,比如降价一定幅度等,秦PLUS DM-i的降价既是一种试探,也是主动去库存的手段,更快地清空库存从而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预计,2023年新能源车在国内的渗透率要达到38%,而比亚迪想要占据40%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打价格战便是最好的武器。同时,由于比亚迪本身产销一体,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在处理降价问题上面对的风险更小,也更有底气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价格和油耗,质感还是不行,比亚迪需要15-20万之间的产品填补空缺。
回到产品层面,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的确以很强的性价比受到市场青睐,但不意味着这就是一款十全十美的产品。本次更新的重点是价格下探,而我们对比配置表,售价最低的版本在配置上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主要突出一个“实用”。
比如说,采用16英寸轮毂,只有定速巡航功能,中控显示屏支持旋转但需要手动操作等,都突出了这一配置的“平民属性”。当然,新款车型也补足了一些配置,比如后排空调出风口等,让综合的表现提升了不少。
但本质上,秦PLUS DM-i冠军版甚至不是改款,只是价格的调整,车还是那样。小雷作为曾经的比亚迪秦PLUS DM-i车主,对这一款车肯定有一定的发言权。
就个人体验来看,秦PLUS DM-i最大的问题在于整车细节质感不高,驾驶体验平平,再加上空间尺寸的限制,如果你对车辆本身有一定的追求(虽然说就十万左右预算也不可能会有太好的体验),那么秦PLUS DM-i就比较勉强了。
在我看来,这款车型由始至终只有两个优点,一是价格,二是油耗。而本次降价,无疑是在保证油耗优势的前提下强化了价格优势,让其长板变得更加突出,但短板并没有因为小改款而得到调整。
小雷认为,除了靠秦PLUS DM-i巩固入门级新能源产品优势外,比亚迪的下一步还得是提供一款在秦PLUS之上、汉系列之下的中间车型,以覆盖中间价位段,给予消费者更多选择。
正如SUV这边,包括纯电车型在内有元PLUS、宋Pro、宋PLUS这样的完整布局,让消费者从13万到20万之间均有产品可选,这才是巩固比亚迪新能源优势的关键所在。
小雷相信,比亚迪推动秦PLUS DM-i降价只是第一步,尽管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的头部品牌,但在诸多竞争对手的冲击下优势地位并非十分牢固。因此,比亚迪一定会带头推动市场内卷,用更多低价、高质的新能源车冲击市场、占领市场,2023年将会是新能源车市场剧烈洗牌的一年。
【以上内容转自“雷科技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雷科技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