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LOOKin 娱乐 体育 明星 时尚 游戏 旅游 生活 母婴 营销 邮箱 商业 视频 财经 健康 段子 消费 汽车 购物 科技
首页 > 汽车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不断拓宽边界的芯驰科技

汽车 汽车公社 2021-09-18 17:25

芯驰科技与梧桐车联的战略合作,既是中国芯与中国软件的“软硬结合”,同时也是双方对于未来科技走向的深刻思考。

浸染在娱乐属性中的智能座舱,往往更容易联想到五花八门的屏幕,以及各种立体环绕声的音响配置。然而,始终发挥作用、最基本且重要的底层软硬件,却好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薄纱,以至于令人“不甚了解”。

但伴随着车载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不少的感知传感器也被慢慢集成在了车舱内,愈加多元化功能的需求,终归还是离不开软硬件的强力支撑。而这种悄然地变化,也开始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芯片的算力、系统软件的流畅度等技术层面。

图片

而另一方面,正处于“变革+疫情+芯片荒”大环境下的汽车行业,科技创新和重要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亦是被进一步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当政策、企业,以及人们的力量汇集在一处,像芯驰科技这样不断拓宽自我边界的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打破“软硬壁垒”的合作

9月17日,芯驰上海研发中心,芯驰科技与梧桐车联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而这种中国芯与中国软件的“软硬结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合作,更代表着双方对于未来科技走向,以及国产化替代方面的深刻思考。

图片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芯驰科技智能座舱芯片X9系列产品,以及梧桐车联在技术底座TINNOVE OpenOS、整合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技术和开发经验,进一步打通软件系统与硬件芯片之间的“壁垒”,挖掘高算力智能座舱芯片的硬件潜力,共同打造智能网联前瞻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芯驰科技将提供硬件芯片,梧桐车联则提供软件系统,两者强强联合下,共同定义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中分别包括智能网联、一芯多屏等座舱内部各种功能的实现。

当问及梧桐车联为什么选择芯驰科技作为合作伙伴时,梧桐车联董事长钟翔平这样说到:车联网这个行业很大,包含多个产业链的众多环节,而开放的合作是产业链成功的关键环节。我们看到在本土的芯片企业当中,芯驰科技的技术储备和自主研发能力非常出众,而且掌握了核心技术。在考量了安全性、可控性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后,我们认为芯驰科技有比较好的沉淀和与之长期发展的基础。

不断拓宽边界的芯驰科技

芯驰科技与梧桐车联合作的硬件开发板

新的时代,合作共赢依旧是不变的主旋律。无论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口号,还是芯片的“基石”作用,都意味着底层软硬件正在被越来越被重视。

换句话说,尽管有国外企业的“猛龙过江”,但对于芯驰科技来说,无论是本土企业的属性,还是已经经过车规认证的产品,以及芯片相关技术的自研程度,都是其优势所在。

“先知先觉”与“车规安全”

芯驰科技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一家汽车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尽管乍一看,芯驰科技还比较年轻,但当被问及芯片荒对于芯驰科技的影响时,芯驰科技表示:“2020年4月的时候,我们已经给台积电加了单,所以现在芯驰的芯片备货很是充足。”

简短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虽然芯驰科技有些年轻,但是其不仅业务上“老辣”,而且还先知先觉。

图片

事实上,自去年年底开始,汽车行业不仅经历着轰轰烈烈的电气化、智能化变革,疫情、芯片荒的影响亦是在不断扩大。

现在又因为马来西亚半导体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第三波芯片荒也已经来临。当博世这样的巨头都在叫苦时,芯驰科技反而没有这方面的压力,确实有些难能可贵。

而且另一方面,目前芯驰科技已经发布了X9、V9、G9三款SoC系列芯片,分别对应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及多域互联整车网关三个不同领域。据了解,这三款产品均已拿到多项车规级认证。

图片

具体而言,芯驰科技芯片产品除了获得ISO 26262 ASIL D流程认证,以及AEC-Q100 Grade2产品可靠性认证之外,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前,芯驰科技X9、G9、V9三款产品亦是经过了德国莱茵TÜV集团评估,成功获得ISO 26262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并成为国内首个完全满足ASIL B功能安全要求的车规处理器。

就此,芯驰科技在X9、G9、V9芯片上完整地实现了车规可靠性认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以及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而芯驰科技也因此一举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目标的芯片企业。

不断拓宽边界的芯驰科技

芯驰科技CEO仇雨菁

正如芯驰科技CEO仇雨菁女士所言:“芯驰科技从一开始就锁定了车规级芯片。这一点是公司的大战略,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事实也就是如此,尽管汽车行业的变革,来得太快、太猛烈,但关于安全方面,借助“车规级”的认证,去进一步保证整车产品的可靠性,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芯片供应商眼中的智能座舱

时光永远向前,智能化、电动化的时代也正一步步到来。

处于智能电动车时代,车规级芯片显然是整车厂最基本且重要的条件要求。只有在“安全可靠”的底层硬件上扎根,软件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等,才能进一步开花结果,才能逐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图片

而在本次活动的最后,汽车公社记者亦是向芯驰科技提问到:作为一家芯片供应商,芯驰科技对于智能座舱是如何理解的?对于未来的趋势又有怎样的判断?

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这样回复到:我们认为,座舱需要软硬件的结合来共同打造完整的体验,体验是座舱很重要的任务或者目标。同时,它有很多的实用性,包括现在的语音、导航、微信这些具有实用性的功能,会给人一种进入另外一个生存空间带来的体验。同时,有一些ADAS的功能和360环视的功能集成到里面,则会带来更丰富的应用的场景。

总而言之,关于智能座舱,向外往往是一种生态的共建,向内则是相关创新技术的不断融合。而当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家公司企业,各司其职,发挥自我优势的同时,努力散发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那么整个行业的前进势必也会得到更好地促进与发展。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责任编辑: ZX4147

责任编辑: ZX4147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