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盖世汽车策划并举办的“硬核之家”系列沙龙活动首站在上海成功举办。“硬核之家”旨在聚集智能驾驶领域相关企业,围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热点话题,以闭门分享及交流的形式,打造智能汽车时代的科技硬核朋友圈。
此次上海站的主题为“商用车自动驾驶及DMS技术”。活动吸引了近五十家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关注与加入,围绕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DMS等核心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未来趋势展开探讨。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博士(左)和盖世汽车CEO 周晓莺(右)
汽车产业未来属于生态共赢,商用车比乘用车更需智能化助力
活动开始,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致辞。
陈黎明博士指出,在汽车智能化演进过程当中,目前汽车行业主要存在三种发展路径:第一,全栈式供应商形态,即技术提供商开发软硬一体的集成化方案,整体打包给整车厂;第二,整车厂全栈自研,比如特斯拉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三,合作共创,生态共赢。
地平线总裁 陈黎明博士
“从地平线的角度,我们特别相信合作共赢这种模式。” 陈黎明博士表示。在他看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深入推进,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提供商们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大包大揽的思路进行技术开发,将难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智能汽车未来的发展一定是遵循生态共赢模式的。”他说。
作为边缘人工智能平台领导者,地平线自成立一直坚持以Tier2的角色为合作伙伴赋能,凭借大算力的AI芯片、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丰富的开发工具链,助力智能汽车发展。为此地平线先后推出了三款面向智能驾驶的车规级计算芯片,分别是征程2、征程3和征程5,并正在推进征程6的研发。
凭借着产品优异的性能,迄今为止地平线已签署超过40个前装量产定点项目,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40万片。其中在商用车领域,据地平线生态发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透露,多家主流的无人物流小车研发公司背后都有地平线的身影。
地平线具体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呢?据李星宇介绍,地平线的着力点主要是增强商用车驾驶员的车内外感知能力,因为过往很多商用车的交通事故基本都是由疲劳驾驶和视野盲区所导致的。为此地平线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商用车辅助驾驶的参考套件,涵盖前(周)视辅助、360°环视、车内DMS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帮助合作伙伴提升技术开发效率。
地平线生态发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 李星宇
在具体交付过程中,地平线从底层的AUTO算法、系统软件,到中间的商用车场景包、传感器支持、硬件设计再到上层的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均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支持。且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地平线还可以提供“黑盒”、“白盒”甚至“灰盒”等多个不同维度的赋能方案。
与此同时,地平线在开发工具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先后推出了地平线天工开物开发平台和地平线艾迪AI开发工具平台,以支持合作伙伴加速AI软件产品的个性化开发与量产,同时实现软件迭代流程的自动化,快速构建整车智能的开发迭代闭环。
“今天智能汽车赛道上决胜的关键是什么?是快。快要怎么实现?不仅仅依靠人力,更多是要靠革命性的武器去实现压倒性的效果。”李星宇指出。因此,作为智能汽车行业的“最大公约数”,地平线不断强化自身实力,以芯片、算法、工具链作为底层技术能力,支持合作伙伴快速实现汽车应用的落地量产。据悉,未来地平线还将陆续推出开发者加速营、在线支持开发者社区等,以聚集更多的行业力量,与合作伙伴一路同行,助力汽车行业迈向更广阔的智能化未来。
而伴随着以地平线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上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陈黎明博士指出,目前是实现技术创新突破的最好时机。“特别是在电气化领域,中国已经在引领全球发展了;而在智能化领域,中国的推进步伐也非常快。”
商用车自动驾驶发展迅猛,落地呈现三大原则
在一众本土企业的积极推动下,近几年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商用车领域,诸如面向港口、低速无人配送、环卫等限定场景的高等级自动驾驶,部分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商用试点。在此次闭门研讨会上,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针对商用车不同细分市场的自动驾驶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 王显斌
在干线物流领域,围绕以自动驾驶助力干线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升道路安全的发展目标,过去几年以图森未来、智加科技、宏景智驾、嬴彻科技等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均在积极寻求自动驾驶的落地先机。活动上,宏景智驾战略和业务拓展副总裁杨武针对干线物流场景的自动驾驶发展也进行了主题分享。
杨武认为,在自动驾驶所有应用场景中,干线物流是不可或缺的超级应用市场,一旦应用成熟,规模将可达万亿级。而目前,干线物流领域从业门槛高、工作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福利难保障均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
为了在这个即将爆发的万亿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宏景智驾自成立就致力于开发车规级、通用型、全栈式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助力不仅干线卡车,还包括矿山卡车、公交、港口卡车、无人小巴等不同场景的自动驾驶研发。
宏景智驾战略和业务拓展副总裁 杨武
迄今宏景智驾先后规划了多款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涵盖L1-L4不同等级自动驾驶应用,其中面向L2.5的IDDC/ APA 自动泊车域控制器和面向L1/L2的IPM智能摄像头模组据悉将于今年底之前正式量产。而面向L3/L4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U也已经在干线物流场景应用,可以支持高速收费站间全程自动驾驶能力。9月14日,宏景智驾重磅发布了全新一代L3自动驾驶重卡,该车由宏景智驾与江淮汽车联合开发,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量产下线。
与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相对应的低速无人配送,近几年在快速增长的电商物流需求下,也吸引了一众玩家的加入,包括美团、阿里、京东、新石器、智行者、白犀牛、毫末智行等。从大家的布局路线来看,主要分为配送机器人、无人配送车和配送无人机三种,其中像新石器等已经拿到了商业订单,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速度甚至更快于在干线物流场景的应用。
港口和矿区,就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条件而言,优势同样明显,均是封闭场景、运输路线固定,且无路权问题,短期内自动驾驶应用环境较好。比如在港口场景,以主线科技、西井科技、图森未来等为代表的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纷纷在与港口合作进行试验,并逐步开展商业化试运营。另外以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为代表的主机厂通过合作、自研模式等,也陆续开始在港口落地应用自动驾驶集卡。矿区场景则以慧拓智能、踏歌智行、希迪智驾等布局较为深入。
但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在这两大场景的劣势也很突出。特别是重资产问题,像无人驾驶集卡,据悉目前车辆+智能化改装+部署成本约在120-180万元/辆。而且,这类场景和整个大的出行市场是完全割裂的,技术延展性相对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无人环卫同样剥离了“人”这一关键要素,因而短期内落地优势突出。目前高仙机器人、深兰科技、智行者、仙途智能等头部玩家已陆续在北京、上海、南京、长沙、天津等城市开展了无人环卫示范应用。这背后,无人环卫可有效解决环卫市场老龄化严重、招工难、管理难、危险性高是主要驱动力。
自动驾驶公交是商用车自动驾驶几大细分市场中唯一用于载人场景的,该场景因具备中低速、固定线路、在公共道路上享有优先路权、社会效益明显等多种优势,也已经在全国多地的开放道路上进行商业化推广。比如基于百度阿波龙的无人巴士技术已在超过30个城市运营,而宇通与文远知行合作研发的无人巴士则在广州、南京、长沙、郑州等地投入了运行。
整体来看,王显斌指出目前国内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场景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呈现载货较载人简单、封闭较开放可控、工规较车规容易三大发展原则。具体到应用场景,以L3、L4级自动驾驶商用车在干线物流、港口运输、环卫、矿山、园区等使用场景的示范应用相对较快。
主题分享结束后,活动现场还就商用车自动驾驶不同技术路线发展趋势、商用车自动驾驶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DMS系统商业化量产落地面临的困难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了分组讨论,五十多位嘉宾被分成了五个小组,就不同的主题展开探讨,现场气氛十分热闹,活动也由此逐渐走向尾声。
【以上内容转自“盖世汽车”,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盖世汽车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