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化的日益深入,汽车愈发成为典型的科技驱动型产业,尤其在摩尔定律及库梅定律的共同推动之下,车载芯片持续推陈出新,算力不断突破、成本功耗不断下降。那么得益于此,整个汽车业态会有怎样的迭代?针对未来趋势,在近期举办的中国汽车半导体大会上,虹软科技视觉车载事业群副总经理陈锋博士,通过在现场展示全新升级的虹软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VisDrive 6.0,从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汽车的角度,详述视觉AI协同车载芯片如何打造未来安全智能的驾乘体验。
从手机到汽车,“算法+芯片”依旧是点燃智慧化的关键变量
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陈锋博士认为它将与智能手机一样,遵循“交互的变革-架构的升级-生态的演化”这一相同的发展路径。
作为划时代的智能化产物,智能手机已经完成了从通信设备到万能“场景性工具”的华丽转身。在陈锋博士看来这一变革的过程中,摄像头的应用让手机能够从视觉交互的角度进行创新性设计,进而颠覆传统功能。他介绍道:“从全球首台搭载后置摄像头的手机夏普J-SH04开始,再从单摄、双摄到智能多摄,手机上需要应用的镜头越来越多。随之而来,可视电话、美颜自拍、背景虚化、人脸解锁、AR测距等等,它所拥有的智慧化能力也愈发强大。”
而将如此多复杂的视觉AI算法量产应用到智能手机上,其背后是手机芯片从早期单一内核架构,进化成了现在的DSP、CPU、GPU、NPU等多处理器内核架构。飞速提升的计算能力和内存容量,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了强大的终端计算平台。
顺着同样的路径,类比智能汽车就可以发现相似的变革正在上演。陈锋博士指出,当下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的传统角色正被逐步打破,并转变成为集娱乐、办公、消费于一体的“移动第三空间”。同时车载摄像头已经是智能汽车主流配置所必备的传感器之一,前视、环视、后视、侧视以及内置五类摄像头,能够为驾乘提供全方位安全智能的服务能力,譬如车道辅助预警、全景泊车、盲点检测、泊车辅助、驾驶员状态检测、行人碰撞预警等多项智能驾驶功能。
虹软科技视觉车载事业群副总经理陈锋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与手机的单窗口相比,汽车的应用更为复杂,且大多是多功能、多任务并发模式,要求有更高的安全性。随着车辆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自动驾驶、主动安全等功能的加入,单车ECU数量也在急速增加,平均可达50-70 个甚至更多。如此多的ECU不仅带来了复杂的线束设计,还会导致逻辑控制混杂。这就倒逼整车厂商将汽车E/E架构从分布式转换至集中式,从而将大量ECU整合,并交由域控制器统一管理调度。E/E架构集中式将使传感与处理分离,有利于实现底层信息资源的标准化、通用化,并进一步降低了软硬件间的耦合度,为汽车跨入“软硬件共同定义的时代”夯实了基础。
但如此一来,就对硬件的高性能、低功耗以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具备强大处理能力的车载芯片应运而生。正是由于相应的硬件变革,陈博士认为对各类车载软件的要求也随着大大提升。因为硬件给与单个应用的资源极其有限,算法在处理各类传感信息的过程中,既要在低资源的条件下实现快速精确处理,也要在保证低功耗的条件下最大化发挥硬件的能力。而长期以来,虹软算法与各类通用芯片在智能手机上的磨练与积累正符合这些要求。
面向智能座舱全场景,虹软VisDrive 6.0全新升级
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影像行业核心算法提供商,虹软在智能手机迭代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完全采用自研算法外,其余手机品牌的主要中高端机型均有搭载虹软的计算摄影和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
陈锋博士表示,正是因为在智能手机上的深厚业务积累,使得虹软与高通、联发科、arm等产业链顶尖企业保持了长期合作。并且对于将算法根据不同硬件平台特点进行深度优化,虹软拥有大量的实际落地经验。
那么从智能手机延展至智能汽车,虹软又将为行业带来怎么样的想象力?在会议现场,陈锋博士带来了全新升级的虹软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VisDrive 6.0。它贯穿了智能座舱全场景,涵盖了DMS(驾驶员监控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系统)、OMS(乘客监控系统)、Interact(视觉互动系统)、Authenticate(生物认证)、AVM(3D 环景监视系统)、 AR HUD(AR抬头显示)等各类以核心算法为基础的相关软件解决方案。
其中VisDrive 6.0的驾驶员监控系统,除了常用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状态识别、情绪识别、安全带检测外,还拥有疲劳行为提醒,方向盘脱手行为提醒和玩手机行为提醒等功能。在视觉互动系统中,VisDrive 6.0则具备了手势识别、视线追踪、唇动唤醒、视线唤醒等丰富功能。
在乘客监控系统中,拥有乘客数量检测/表情识别、遗留活体提醒、儿童哭闹检测、舱内合照美化/视频自拍、3D虚拟行车助手等个性化功能;在生物认证方面,除了基础的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VisDrive 6.0更有车机无钥匙启动,安全防伪便捷支付停车费等智能服务;在3D环景监视系统中,VisDrive 6.0搭载了环视拼接、倒车辅助、3D视角、透明车身等技术。
当前VisDrive 6.0已经针对高通 Qualcomm、德州仪器 TI、联发科 MTK、恩智浦 NXP、瑞萨Renesas、安霸 Ambarella、华为等多种芯片系统平台,进行了深度优化适配。事实上,除了与芯片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外,虹软同时也与索尼传感器、三星半导体、格科微、舜宇光学、安森美等各大传感器及摄像头模组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眼下,汽车迈向智能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不管是芯片、摄像头模组、激光雷达等各类传感硬件,还是视觉算法软件,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软件与硬件深度融合与协作,才能不断提速产业发展。虹软相信,在众多优秀厂商的协同合作下,会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未来驾驶“新模式。
【以上内容转自“盖世汽车”,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盖世汽车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