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气候变化引发全球关注,减碳话题已在更多行业落地,可持续发展成未来经济发展大势所趋。唯有肩负责任,才堪豪华定位。
宝马集团已将可持续发展升级为企业核心战略方向,并从今年3 月份起,在企业年度财报中公布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落地。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宝马集团全新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马希望协同车主、经销商以及供应商,利用创新技术减碳增效,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在中国打造“最绿色的电动车”。
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俊峰先生指出,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只花30年实现碳中和,德国要用60年,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按照之前拟定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个目标非常宏大。希望宝马造更好玩的低碳的车,这不是一个企业做得到的,而是需要全产业链一起努力。
过去,外企带着技术和装备来工作,现在要带着先进的理念来。比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欧洲是先行者,也是当前做得最好的,是中国可以学习的榜样。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先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和产业扩张曾一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话题,宝马期望通过持续创新和绿色科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齐头并进。”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提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个典故引用真可以),古为今用,宝马也将践行这个理念。
为了达到目标,宝马设立了四大重要任务:
1、加速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
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宝马将在2025年之前推出第一辆台用固态电池技术的电动车。
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氢燃料可以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很大的贡献。
2、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协作
从原材料、供应链、制造,到使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环保。
在本届峰会现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还向来宾宣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20可持续发展报告》即将发布。这是华晨宝马连续第八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详细而透明地披露了华晨宝马2020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
2020年,华晨宝马单车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7.5%,并继续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电生产。华晨宝马持续领跑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授予“2020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奖”,并再次位列“汽车企业绿色发展指数”第一,并连续第四年获得“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荣誉。
2021年底,全球宝马工厂实现碳中和。电池生产环节100%使用绿电。光束汽车工厂承诺MINI电动版完全使用绿电,废水100%回收利用。在华的580家宝马经销商,鼓励使用光伏太阳能建筑方案。建设5S经销商,以“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作为自己的第五个“S”,包括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雨水管理、节能建筑设计等多项措施,令消费者感受到绿色低碳体验。
3、提供绿色豪华产品和体验
宝马认为环保需求和产品性能不矛盾。
高乐介绍,宝马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措施、倡导循环经济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为三大核心,宝马在中国的9个子公司和合资企业将合力落实相关目标。
除了新产品外,宝马及合作伙伴还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数字化、可持续性的服务体验。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目前宝马为消费者提供公共充电、私人充电、专属充电和数字化充电服务,今年计划与特来电等充电合作伙伴共同建设36万根公共充电柱,包括15万根快速充电柱。客户可通过My BMW APP 查找充电桩、充电以及支付,开启便捷绿色出行。此外,宝马正与国网电动合作打造公共绿色充电站,未来BMW车主在国网认证的绿色充电站充电,将获得绿电认证,让消费者真正实现新能源车充清洁绿电。
4、设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定期披露
宝马希望环保的成果是可测量的。
宝马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生产过程碳排放减少80%,供应链环节碳排放减少20%,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减少40%。
宝马集团计划到2023年在全球提供12款电动汽车,覆盖约9成细分市场。
2025年宝马集团完成第2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交付。
未来10年左右,集团在全球累计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当天,来自宁德时代、延锋国际、首钢集团、国网电动汽车、特来电、华友循环、中远海运空运,以及部分宝马经销商等,产业上下游供应商代表和合作伙伴也出席了峰会。
宝马集团的21世纪环保战略
进入21世纪之后,宝马集团的财报可谓捷报连连,现金流稳健得很,自然就有更多资金在技术领域开疆拓土。
2007年,宝马启动了Project i,着重研发新能源技术,开发足够环保的城市电驱车型,满足未来城市出行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请读者注意笔者用了“环保”的定义,这个概念后面会着重聊到,请勿与“节能”混为一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已被那些国产土法油改电厂商给忽悠成一体了。
回到Project i上面来,这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1、MINI E
2、BMW Active E
3、BMW i3 / i8
第一阶段的MINI E电动车是基于标准版MINI Hatch打造的,代号为R56的21世纪MINI Hatch二代硬顶版。2008年秋天在洛杉矶车展首发之后,MINI E一共造了600台,投放在主流汽车市场供测试。
在中国、日本、美国西海岸、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MINI E以租赁的形式向私人用户开放使用,宝马集团也利用这批电动车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Project i的下一步研发。
2010年,宝马集团推出了两款纯电动概念车,一款叫MINI Scooter E,MINI品牌下的电动踏板车。
当然这可不是新鲜事,早在1997年,宝马就发布了C1电动概念踏板车,长成下图这样:
另一款才是Project i第二阶段的重头戏,成品叫宝马ActiveE概念车,基于第一代1系双门轿跑版(E82)打造的。
为什么有了E1那样的先进车体,宝马还要针对现有车系进行电气化改造测试呢?E1车体的成本根本hold不住啊,造出来贵上天就不现实了。
一共造了1000多辆测试用车的ActiveE概念车,天生就有轻巧车身的优势,给动力系统预留的空间还算足够。
笔者在上图用中文标注了三电系统的安装位置,大家可以看看锂离子动力电池安放到哪里了。
很神奇吧?
整车最重的动力电池被分散成三块,分别安装在传统发动机舱内的前轴后方、传动轴与排气管用到的鞍座位置、座椅臀点往后。
基于这种开脑洞的设计,宝马Project i项目也随之进入第三阶段,i3与i8即将登场。
小写的i,伟大的理想。
在讲述i3与i8之前,我们必须先理清宝马Project i(2007年)与宝马i品牌诞生(2001年)的缘由。
第一步,笔者推荐大家详细研读一个非常严谨且颇具启发性的学术专题,由我的前同事陈胜博老师制作《[大事件Vol.02]电动车是否真节能?》
基于这个学术专题的结论,我们可以获知电动车的“油井到车轮效率”(Well-to-Wheel Efficieny)远远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动车是节能的”是毋庸置疑的定论。
第二步,推荐大家了解笔者劣作《电池研究院:如何处理半吨重的电动车电池?》
基于这篇长文,我们可以获知电动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环保,因此“节能”与“环保”不可混为一谈。
第三步,宝马Project i与宝马i品牌究竟为何而来?
为减负而来。
为汽车制造减负,为城市环境减负,为出行成本减负。
宝马集团推出“MegaCity Vehicle”(MCV概念,大型城市出行载具概念),并非为了造一台卖个好价的车,而是为了验证宝马是否有能力从源头上为整个汽车工业减负。
为汽车制造减负,就必须从原材料制造和车体制造环节就顾及到环保。拿宝马i3来说,从外到内的材质均采用回收及可再生材料,生产i3所需的电力全部来自风能,与宝马集团已然非常高效的传统汽车生产工艺相比,生产过程节约了50%的能源和70%的用水。
为城市环境减负,就必须用电驱系统,将污染集中在发电环节集中处理。大家不要被纯电出行的“零污染”口号误导,但也不要否定集中处理污染的巨大优势。
为出行成本减负,就必须让车体尽可能轻巧,才可以少用电池,减少污染并降低电耗。为降低车重,宝马自己下场造碳纤维,联合西格里集团、三菱人造纤维公司打造了从原材料生产到制造的整条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就连美国摩西湖碳纤维工厂的能源都完全来自水力发电。
车内还有很多细节体现了环保,比如宝马会在纺织面中掺入40%羊毛(也是可再生资源),不仅毛茸茸很舒服,还可以使座椅更加通风,从而减少空调功耗,降低电耗,延长续航。
小写的i,蕴含了大写的“社会责任”。宝马的一小步,是汽车工业的一大步。
2011年,宝马i品牌正式对外发布,成为集团旗下第六个品牌,与BMW、M、MINI、劳斯莱斯、BMW Motorrad五大传奇品牌并肩。
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只有瞬间给出动力响应的电气化驱动方式,才能更好地诠释宝马集团旗下品牌的运动精髓。
2012年6月,首家BMW i展厅(BMW i Park Lane showroom)于伦敦开业,展厅内的宝马i3是最后一个概念版本,此外还有i Pedelec电动自行车概念版本与i8概念版参与展示。
2013年9月,宝马i3正式开售。
2014年6月,宝马i8正式开售。
在新能源领域探索40余载之后,宝马将两款量产四轮车献给了大家,而这两款车即使用2020年12月的眼光来看,依然有着概念车的前瞻视角,这是笔者给出的理由:
1、史无前例地从材料、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养护、回收、循环的汽车全生命周期做到了“环保”。
2、史无前例地将碳纤维车身制造引入主流品牌车厂的产业链中,并大量引入量产车制造环节。
3、史无前例地将小型车(i3)的IIHS碰撞成绩提升到全Good的高度,利用巨大的前后溃缩区进行吸能的传统方式不再是唯一可行方案。当然,成本很高。
这不是一桩生意,因为这个项目注定是亏本的,因此被很多不懂新能源车的人看作是傻(类似大众专门建了玻璃工厂造辉腾),被懂新能源但不懂品牌运营的人理解为“行为艺术”。
懂行的人都能理解,这是宝马领衔演绎一次汽车制造革命,宝马为此耗费了40多年和30亿欧元(约合240亿人民币)研发成本,换来的是被最终证实可行的CFRP碳纤维强化复合塑料材质车身、Life-module(驾乘座舱模块)+ Drive-module(驱动模块)、快充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材质循环技术、REEV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i3)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