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流行 娱乐 体育 明星 时尚 游戏 旅游 生活 母婴 营销 邮箱 商业 视频 财经 健康 段子 消费 汽车 购物 科技
首页 > 汽车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ofo或将卖身滴滴,共享单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汽车 亿欧网 2018-08-01 10:03

 

ofo或将卖身滴滴,共享单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记得马云在N年前参加央视《赢在中国》时曾提到,创业型公司一定要在发展最好、最有钱的时期找投资,因为这个阶段才有和VC讨价还价的资本。如果戴威当年看了这档节目,ofo是否还会面临今天的局面?

最近业界有消息传出ofo与滴滴的谈判已接近尾声,被滴滴收购似乎已“板上钉钉”。不过在于最关键的价位问题上,双方仍在拉锯,“滴滴还在不断降价,每谈一次价格就要折损一次,还有说法是现在滴滴的出价已经按照人民币来计算了”,有知情人士称。

ofo或将卖身滴滴,共享单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ofo到底值多少钱?

在关键的价格问题上,我们看看先例,美团收购摩拜的价格是27亿美元,按理说ofo也应该与相差无几,然而,此前36氪曾独家报道了滴滴创始人程维对ofo的预期收购价格只有美团收购摩拜的一半,也就是15亿美金左右。按照上面所说,双方谈判导致ofo被继续压价,那么最终成交价必然低于15亿美金,为何两者差距如此之大?

首先,在不同时期对比摩拜和ofo的估值是不恰当的,摩拜被美团收购处在一个相对良性的市场环境之下,同时摩拜的经营状况也相对较好;如今ofo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加上哈罗单车异军突起,行业格局变化迅速,ofo的日子必然不会好过。因此,即便两者存在可比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运作两个资本事件,情况截然不同。

其次,对不同的收购方来说,所能承担的收购成本也截然不同。摩拜被美团收购,背后站着的是腾讯,如果腾讯需要将摩拜这颗棋子纳入自身阵营,成本不会是问题。阿里在大举扶持哈罗单车之后,ofo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有说法称阿里巴巴的出价比滴滴更低,这也能理解。再者,滴滴手中有复活的小蓝车和青桔单车,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趁着ofo不断爆出利空消息压低价格对生意人太平常不过,同时,滴滴也并不缺钱,在谈判中显然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第三,从商业模式、产品竞争力上看,摩拜比ofo更适合打持久战,ofo的策略是靠低成本的产品疯狂布局到各个城市,在短时间内拉升市场份额。但摩拜走的是一个精细化、科技化的经营路线,包括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探索,使摩拜更有科技含量,单说智能锁这块摩拜就比ofo强不少,缺点是成本高,市场份额提升慢。如今没有任何一家巨头会忽略技术创新,所以摩拜比ofo更值钱道理就在这儿,市场份额可以用钱解决,但技术积累就没那么容易了。

最后,至于ofo到底值多少钱,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15亿美元对ofo或许仍是巨大的泡沫。

除了被收购,ofo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那么对ofo来说,除了被收购还有更好的选择吗?答案是没有。共享单车发展至今,其商业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毫不夸张的说,若靠独立经营,共享单车是很难走出泥潭的。

以ofo为例,近年来ofo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展现了很强的求生欲望,例如卖车身和APP开屏广告、推动国际化、进军区块链、上线资讯模块等等,看似靠谱,实则不堪一击,就说资讯这块,网上的评论一针见血------“如果车都扫不开,还有心思刷新闻?”。换言之,若ofo主业务做不好,多元化将是个扯淡的命题。

而且,这一年来ofo一直传出各种负面消息,最近又传出ofo海外市场不断撤退,通信服务商可能会陆续停止服务,所有的消息都指向一点,ofo经营不善,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ofo除被收购外,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这一次,投资者不能让戴威再任性下去。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如此,美团为何还要收购摩拜?而且出价高达27亿美元?若单独分析收购案,确实很难理解,但如果结合美团IPO,以及腾讯与两者的关系,答案就比较清晰了。首先,腾讯对摩拜和美团都有投资,而且目的非常一致,都是为了拓展支付场景,这为腾讯撮合这笔交易提供了机会,而且对腾讯来说,美团收购摩拜不过是资金从左手腾挪到右手而已,不会有明显的损失,价格高低影响不大。

其次,这场收购可以壮大美团的体量,提升美团的估值,等于把摩拜打包到美团一并上市,这不仅会给摩拜投资者提供退出机会,对美团的投资者一样有好处,这一点我们下面还会谈到。

滴滴若收购ofo,出于什么考虑?

换个角度来讲,滴滴若收购ofo,出于什么考虑?或者说,ofo能给滴滴带来什么价值?

ofo或将卖身滴滴,共享单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首先,滴滴布局的是出行市场,而共享单车也属于出行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共享单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滴滴的短途业务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现如今,虽然共享单车惨遭洗礼,但阿里扶持的哈罗单车,被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依然有着不小的威胁,因此滴滴不能被动挨打,接盘小蓝车,推青桔单车凸显了滴滴的焦虑。如果滴滴能收购ofo,共享单车市场三分天下的局面将进一步被巩固。

其次,ofo虽然存在很多负面消息,但品牌影响力摆在那儿,说实话,现在谈到共享单车,很多人脑海里面还是会浮现出摩拜和ofo。因此,无论从市场布局,还是从未来IPO的估值角度分析,ofo品牌影响力所带来的价值不可忽视。在这方面美团是个可以借鉴的案例,收购摩拜之前,机构对美团的估值普遍在300亿美元左右,但收购摩拜之后,美团的估值最高达到600亿美元,虽然有消息称美团估值已经下调到350-400亿美元,但比之前仍有不小提升,这其中固然有摩拜的估值成分。

第三,滴滴如今也面临诸多困局,在出行业务这块饱受诟病。美团除了做打车之外,收购摩拜更是强化了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滴滴不能坐等别人抄后路,若收购ofo则能进一步补齐出行短板,配合现有的打车业务形成牢固的护城河。此外,虽然滴滴也曾考虑通过推外卖牵制美团,但现在看来,效果似乎不太理想。

因此,滴滴其实是想用尽量少的钱来壮大自己,收购ofo是个相对快捷的办法,但这并非无懈可击,若真正收购ofo,滴滴仍需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推动业务整合,对产品更新换代,这恐怕也是滴滴不断压价的根本原因。

戴威的年少轻狂害了ofo吗?

最后再讨论一个问题,在媒体圈,不少人认为戴威太年少轻狂,这是导致ofo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我觉得这只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如果ofo失败了,大家在潜意识里面会将责任归咎于戴威,但如果ofo成功了,对戴威是否又会是另外一番评价?

首先,ofo最开始走的路线和摩拜并不一致,你可以说是戴威缺乏运营经验所致,毕竟ofo不像摩拜,有王晓峰这种顶尖人才做掌舵人。但另一方面,这或许也是ofo的唯一选择,因为摩拜的产品虽然更有科技含量,但因成本较高,市场拓展必然较慢,如果ofo也执行和摩拜一样的策略,恐怕很难跑在摩拜前面,所以,戴威选择先市场后产品,也许是当时唯一的选择,而且ofo面临的对手可不只是摩拜,拼市场确实更快。

其次,戴威一心想把ofo做大做强,不想和摩拜合并,也不愿意被其他人控制,这种做法不一定完全错误。戴威不想和摩拜合并,根本原因在于其认为ofo有打垮摩拜的可能,客观上讲,ofo在某个时间段确实比摩拜更强,这或许助长了戴威的自信。至于其不愿意被其他人控制,这也很正常,当初李彦宏和刘强东在面对与资本的争执时都不屈服,也正是这种态度才成就了今天的百度和京东。商业发展很多时候是很难预测的,大部分的评论不过是“事后诸葛亮”而已。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认的是,戴威也确实在某些问题上犯了错误,导致其与投资方的关系迅速恶化。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创业者保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100%正确,也没有任何一个创业者能保证永远不和投资者闹掰。

据部分媒体报道,ofo和滴滴的部分员工已经为收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有接近滴滴的知情人士却称,收购的进展可能不会像大家预料的那么快,难道是滴滴还想压价不成?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袁国宝;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责任编辑: 3965LC

责任编辑: 3965L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